今日小暑 | 小暑過,一日熱三分,入暑倒計時
內容提示:中國古人將小暑分為三候:“一候溫風至;二候蟋蟀居宇;三候鷹始鷙?!毙∈顣r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,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;《詩經·七月》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“七月在
|農諺|
小暑過,一日熱三分。
小暑交大暑,熱得無處躲。
小暑一聲雷,要做七十二個野黃梅。
......
小暑,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,夏天的第五個節氣,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。暑,表示炎熱的意思,小暑為小熱,意指天氣開始炎熱,但還沒到最熱。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,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大暑,民間有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之說,天氣也將越來悶熱和潮濕。
小暑時節,江淮流域梅雨即將結束,盛夏開始,氣溫升高,并進入伏旱期;小暑前后,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。
“食新”習俗
過去民間有小暑“食新”習俗,即在小暑過后嘗新米,農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,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,然后人人吃嘗新酒等。據說“吃新”乃“吃辛”,是小暑節后第一個辛日。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,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。所以,民間有小暑吃黍,大暑吃谷之說。
中國古人將小暑分為三候:“一候溫風至;二候蟋蟀居宇;三候鷹始鷙。”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,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;《詩經·七月》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“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戶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。”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歷的六月,即小暑節氣的時候,由于炎熱,蟋蟀離開了田野,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;在這一節氣中,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。